|

  0312-7528725        lxyb@hebau.edu.cn

首页 > 实验教学 > 多媒体课件

E

实验教学 EXPERIMENTAL TEACHING

林木病理学实习

林木病理学实习指导书

(林学、森林保护专业适用)

河北农业大学林木病理教研室

2012-12-7

2 一、实习时间

8月下旬

二、实习地点

清西陵实验林场

三、实习内容

1、林木病害调查

2、林木病害标本采集和制作

3、林木病害鉴定

四、实习要求

通过本次实习,要求学生能够对在实习基地所遇到的病害的种类、发生的原

因、危害程度和基本防治方法等做出分析;学会病害诊断的一般方法。对所采集

的病害标本,能够通过室内工作,鉴定出病原物的种类。学会病害调查的一般方

法。实习结束时写出实习报告及实习地的病害名录。

五、考核方式

根据实习表现,采集、制作标本情况和实习报告、病害名录等综合记分。

3 项目一 林木病害的调查

森林病害调查分普查和专题调查。普查是调查一定区域内病害种类,分布和受害程度。

如发现重要病害,对其为害程度,和发生发展规律作较详细的调查,就称专题调查。无论普

查还是专题调查,都分为准备、外业和内业三个步骤。

准备工作就是对调查地区作历史地全面地了解 ,内业的结果要求写出调查报告。外业

又分为踏查和标准地调查。普查一般不作标准地调查。

1 森林病害的调查

1.1 踏查

选定几条线路作为踏查路线,沿踏查线路踏查,记载所发现的病害种类,并估计发病程

度。发病程度为轻+、中++、重+++三级记载。

1.2 详细调查

根据踏查结果选定详细调查的主要病害进行详细调查。

1.2.1 确定病害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丛枝病分级标准:

级别 分级标准 代表数值 备注

一 无病或几乎无病 0

二 1/3以下侧枝有病 1

三 1/3~2/3侧枝有病 2

四 2/3以上侧枝有病 3

叶部病害病分级标准:

级别 分级标准 代表数值 备注

一 无病或几乎无病 0

二 0-25%以下叶有病 1

三 25-50%叶有病 2

4 四 50-75%以上叶有病 3

五 大于75% 4

干部病害分级标准:

级别 分级标准 代表数值 备注

一 无病或几乎无病 0

二 病斑直径占周长1/3以下 1

三 病斑直径占周长1/3~2/3 2

四 病斑直径占周长2/3以上 3

1.2.2 按林分或病害小区设立标准地 3~5 个, 标准地内包括 50~100 株, 逐株检查其发病程度,

按上述分级标准分别记载,填入下面标准地调查表。

病名____ 树种____

地名____ 标准地号____

林分组成____ 平均直径 ____ 平均高 ____ 密度____ 郁闭度____

病害各级株数

标准地

号 面

积 Ⅰ Ⅱ Ⅲ Ⅳ 调查

总株

数 感病

指数 发病

率 备注

按下述公式标准地的发病指数:

100 ) (    

最高一级代表值 调查株数 各级代表值 各级株数 病情指数

2 病情分析

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病害种类、严重程度、分布情况;分析主要病害

5 发生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3 调查报告:(提纲)

1)调查目的

2)调查方法

3)调查结果

① 病害种类、症状描述

② 发病条件的分析

4)结论和讨论

③ 调查结果得出肯定的结论

④ 存在什么不能肯定的问题,应如何进一步研究清楚。

5)防治建议

6 项目二 林木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林木病害标本和真菌标本是鉴定病害的依据, 是科学研究的资料, 又是陈列展览、 宣传、

教学用的形象用具,因此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是一件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

1 标本采集

1.1标本采集的主要用具

标本夹、标本箱、刀、锯、移植铲、标本纸、修枝剪、高枝剪、放大镜、标签、记录本

等。

1.2 标本采集时的注意事项

1)真菌病害标本应具有明显的病症,即病部出现的真菌的营养体和繁殖体。为此采集

前应对某些病类的特点和菌类的习性有所了解。锈菌多发生于叶部,子囊壳多在茎、叶、树

皮下或枯叶、枝条上,常仅以孔口外露。

2)对不熟悉的寄主,应尽可能采集其花、芽或果实,尤其是锈病类、黑粉病类的寄主,

以便有助鉴定。

3)每种标本采集的件数不能太少,因制作、鉴定过程中常损坏。

4)干燥易卷缩的标本,最好随采随压,易败坏的果实、肉质的担子果以及黑粉菌、锈

菌、白粉菌类的标本,应分别用纸包好或放入纸袋中,再放入标本箱,以免受损或孢子混杂

污染。

5)标本力求完整,尤其是大型子囊菌、担子菌的子实体。肉质菌类因难以保存其色泽、

形状、采后当天应及时拍照并描述其宏观特征。

6)每份标本,均应挂好采集标签,写明采集号、采集地、采集时间、采集人等,同时

作好必要的采集记录。

表 1 森林病害采集记录表

采集地点------------ 采集号------------日期----------年---------月-----------日

生态环境(立地条件、林分状况-----------------------------------------------------

寄主名称(俗名、学名)-------------------------------------------------------------

受害部位及症状------------------------------------------------------------------------

分布情况受害程度-------------------------------------------------------------------------

病名或病原学名--------------------------------------------------------------------------

鉴定人-----------------------------------采集人------------------------------------------

附注----------------------------------------------------------------------------------------

2 林木病害标本的制作

各类标本应按其性质、用途的不同,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制作,以备长期使用。最理想的

标本,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仍能保持自然的形体结构与颜色,且能长期保存无损。

2.1标本干燥法

叶片、茎、果等(水分不多,较小型的)可夹于吸水的标本纸或报纸中,用标本夹夹紧,

数天即成。在压制过程中必须勤换干纸。高温高湿的天气,标本易发霉变色,更需勤换纸。

7 通常前三四日每日换纸一二次,以后每二三日换一次,至全部干燥为止。较大枝条和坚果类

病害标本及高等担子菌的革质或木质的子实体可直接晒干、烤干或风干。肉质多水的病害标

本如伞菌子实体,应迅速干燥,最好是直接风吹日晒、烤干或放入烘烤箱中以 30℃-45℃烘

干。制作伞菌或其他肉质菌标本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沿中心纵切成厚约1-1.5mm薄片(观

察菌褶、 菌柄二者关系), 并把另一部分柄及挖去约 1mm厚的菌盖 (以观察色泽、 外部形态)

贴在涂有明胶或万能胶的薄纸上,按标本形状将四周薄纸剪去,夹在吸水纸中压干,并勤换

纸, 干燥厚贴在台纸上固定即成。 粘菌标本是将基物用万能胶或针固定在纸盒上, 晒干即可。

2.2 标本浸渍法

为了保存某些标本, 如腐烂的水果、 肉质的子囊菌子实体等的色泽、 症状特点、 形状等,

需用此法。

2.2.1 保持绿色的浸渍液

(1)硫酸铜-亚硫酸浸渍法:标本以4%-5%的硫酸铜浸泡 6-24h,再用清水漂洗数小时,

然后放在 1.6%的亚硫酸业中密封瓶口保存。用亚硫酸浸渍液也可把 21g 亚硫酸钠加入

1000ml 水中,溶化后再徐徐加入 16ml 浓硫酸。此法用于保存绿色组织或器官效果很好,但

需注意密封瓶口。必要时可每年换一次浸液。

(2)醋酸铜-甲醛浸渍法:将结晶的醋酸铜加入50%醋酸中至饱和为止。用时以水稀释

3-4 倍(根据标本颜色深浅而定),加热至沸腾,投入标本,煮至标本原有的绿色退去后又变

绿色时取出,用清水漂静后,保存在 5%的甲醛液中。此法保色力很好,但稍带蓝色,与标

本原色稍有出入。过程也较繁琐。

(3)柯里(Colley)浸渍液:(标本浸入此液中密封可永久保存)

醋酸铜 0.2g; 升汞 0.01g; 冰醋酸 0.2ml; 樟脑甘油饱和液 50ml; 水 50ml。

(4)硫酸铜-醋酸浸渍液:(在此种浸渍液中,甲醛和乙醇的用量是根据标本腐烂难易

而定)

硫酸铜 0.2g;醋酸 5ml;甲醛(40%)10ml;乙醇(95%)65ml;水 25ml。

2.2.2 普通防腐性浸渍液主要用于防腐,而不要求保持原色。

(1)5%甲醛液。

(2)70%酒精。

(3)甲醛-酒精液:甲醛(40%) 25ml;酒精(95%) 150ml;水 1000ml。

2.2.3 高等真菌子实体的浸渍液。

(1)硫酸锌-甲醛溶液:硫酸锌 25g; 甲醛(40%) 10ml; 水 1000ml。

(2)亚硫酸液:5%亚硫酸饱和溶液 950ml;酒精 10ml; 水 50ml。

(3)赫斯娄(Hesler) 液:氯化锌 50g;甲醛 (40%) 10ml;甘油 10ml;水 1000ml。

(4)醋酸铅浸渍液:将醋酸铅用蒸馏水制成饱和溶液,但只采用上层溶液。

2.2.4 保存真菌色素不溶于水的浸渍液。

(1)硫酸锌-甲醛溶液:硫酸锌 25g; 甲醛(40%) 10ml; 水 1000ml。

(2)醋酸汞-冰醋酸溶液:醋酸汞 1g; 冰醋酸 5ml; 水 1000ml。

2.2.5 保存真菌色素溶于水的浸渍液。

醋酸汞 1g; 中性醋酸铅 10g; 冰醋酸 10ml; 酒精(95%) 1000ml。

3 标本的整理和保存

制成的标本, 经整理及登记后, 按一定的次序排列和保存。 由于用途和标本性质的不同,

保存的方法也不同。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8 3.1浸渍标本保存法

浸渍标本可保存于标本瓶中, 为防止标本起浮移动, 也可以将标本缚在玻片上然后浸渍。

浸渍标本应放置于暗处,,以防氧化后变色。浸渍标本瓶必须密封。密封方法如下:

① 暂时封固法:4 份明胶在水中浸数小时,将水滤去,加热溶化,拌入一份石蜡,溶

化混合后成为胶状物,趁热使用。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凡士林直接涂瓶口,再包硫酸纸。

② 永久封固法:用 28g明胶在水中浸数小时,将水滤去,加热溶化,混入0.324g重各

酸钾及充分的熟石膏使其呈糊状,即可用于封口。

3.2干制标本保存法

① 封套保存标本法,适于叶、小枝、小果病害或小型真菌标本。

用牛皮纸或其他厚纸制成封套, 封套大小可根据需要决定, 一般常用的大小约 10×24cm

或 14×24cm。将标本放入封套中,封套上贴上标本签。这种方法保存方便、节省位置,很

易按照不同的分类系统排列。改变排列方法也比较方便。

② 腊叶标本纸上保存法。用厚的道林纸,剪成一定大小作为台纸。将标本用胶水固定

在台纸上,表面盖上透明纸,并贴上标签放在纸套中保存。这种方法一般情况下很少用。

③ 镜框保存法。根据需要做成带有玻璃盒的纸盒,一般长宽为 30×40cm,厚为 3cm。

底盒铺上一层脱脂棉并加少许樟脑粉,将标本及标签放于其上,然后加上玻璃盖即可。

④ 纸盒保存法。此法适于干制的高等子囊菌和担子菌,以及枝干病害标本。按需要做

成不同大小纸盒或做成带玻璃盖的纸盒,将标本直接放入盒内保存。为防止虫蛀,加少许樟

脑粉,有条件时可在纸盒内放一层棉花后,再放入标本保存。

⑤ 标本瓶保存法。标本瓶洗净干燥后,放入少许樟脑粉或甲醛液,再放入一层脱脂棉,

在脱脂棉上盖一圆纸片,然后将标本放于其上,封盖保存。这种方法很适于教学及陈列用。

标本经整理和鉴定以后,应在封套、纸盒和标本瓶上贴上标签。标签上要注明病名或菌

名、寄主名、采集地点、日期、采集人、鉴定人。

标本可以按寄主或病菌分类系统排列放置, 但这种方法不适宜盒装标本, 因为标本盒大

小不一,数量又不断增加,位置就很难固定或因经常移动标本盒,而使标本损坏。为克服上

述缺点,可将标本盒编成号,分别盒的大小放入标本柜中,然后用两套索引卡片标记:一套

是标本的寄主索引,另一套是菌类索引,也相应地编号以便查找。

标签、标本盒、标本柜的规格,各标本室有所不同,可根据需要自行设计。

9 项目三 林木病害的鉴定

真菌病害的鉴定主要根据病害症状和病原的形态特点

1 病害症状的观察描述

植物感病后,在生理上、组织上和外部形态上产生病变,导致受病部位出现坏死、 腐烂、

畸形等病态,既不正常的表现称之为病状。病部由病原物产生的营养体、繁殖体称为病症。

因病状、病症常在同一部位,故称症状。

植物各种病害的症状都有一定的特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根据其主要特征一般可以加以区

别。

观察症状时,要先注意病害对全株的影响,如萎雕、萎缩、畸形,生长习性的改变等,

然后检查病部。观察斑点病害,要注意斑点的形状、数目、大小、色泽、排列和有无轮纹等;

观察腐烂病类,要注意腐烂组织的色、味、干腐或湿腐等。观察要认真、细致、事实求实,

描述要简明准确。

植物病害症状随着病害的发展而变化。初期症状和后期症状常有很大差异。症状的表现

也受周围环境条件的制约,环境条件特殊常出现非典型症状。同一种病害在同一植株的不同

部位发生,症状表现不同,这些都是观察时应注意的。详细的野外观察记载,对鉴定很有帮

助,故应在采集标本时注意作好。

2 病原鉴定

通过临时及半永久玻片的制作,查阅相关资料,对病害病原进行鉴定。

2.1叶面真菌的粘贴检视-----印迹法

病叶表面有明显病症的,如粉层、霉层等常用此法。

在放大镜下选择好病斑或病原物,然后用胶带粘贴或用赛璐珞丙酮液涂抹粘贴(尽量涂

薄)粘贴后,粘有真菌营养体或子实体的胶带小块或赛璐珞薄膜撕下,置于滴有蒸馏水的载

玻片上,以蒸馏水为浮载剂,放上盖玻片即可。

2.2 菌丝体或子实体的挑取检视

寄主表面有明显的病症,如粒状物、粉霜状物、毛状物等,常用接种针挑取,或用刀片

刮取少许(为使病原物容易附着在针或刀片上,接种针或刀片要先沾一点水),制水浮玻片。

此法可用以观察多种叶斑病、锈病、白粉病、煤污病等以及培养基上人工培养的真菌。

2.3 组织透明检视

观察寄主组织内部的病原真菌 (如吸器、 菌丝或子实体), 可将病叶或病枝据情切成 mm 2

大小的块或及薄的切片, 置于水合氯醛液中, 全部组织透明后, 取出用水冲洗净, 用染液 (苯

胺兰液)染色,用水、甘油或乳酚油作浮载剂制片。

2.4玻片标本制作

利用制片技术将材料制成玻片标本,可用来鉴定病害,研究病原菌细胞的结构和发育,

病原菌的侵入途径,寄主内部受病后解剖状况,病原菌在寄主中的发育状况,以及寄主组织

在解剖上的抗病性和感病性等。所以制片技术对病害病原鉴定极其重要。

10 2.4.1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将目的物(朴树白粉病的有性阶段闭

囊壳)用小镊子挑到水里盖上盖片进行观察。放盖片时用镊子夹住一侧从左到右放下,避免

气泡产生,用纱布或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

也可用透明胶带纸粘取目的物,粘于载玻片上观察。

2.4.2徒手切片的制作

将含有明显目的物的材料剪切成适当大小(5 毫米),用镊子把切好的材料放入通草中

央,左手大拇指与食指握紧通草,右手用刀片轻轻由左上方向右下方拉切,刀刃与通草切口

线平行或相交 45 度角。切下的薄片放在装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挑取目的切片材料。

也可用一小块木板作砧板,用刀片轻轻从左前方向右后方拉切,无论哪种方法,切出薄

而完整的切片材料即可。

2.4.3半永久性玻片标本的制作

经镜检后挑取优良的切片,揭开盖玻片,在酒精灯上烘干水汽(不能烘过头而影响材料

质量),滴上适量的甘油明胶作浮载剂(视材料不同可用甘油、乳酚油等),盖上盖片,盖片

方法同上,避免气泡产生。(如果产生气泡,可稍加热,用口吹气排净气泡)。

干燥后用接种针蘸封固剂于盖片四周(应薄、规整),帖上标签,写明:病原学名、日

期和姓名的小标签帖在玻片左边。

甘油明胶

明胶 5克

甘油 35毫升

水 30毫升

制成的甘油明胶每 100 毫升加苯酚 1 克

2.4.4永久性玻片标本制作(石蜡切片,冷冻切片,电镜切片等)

3 生物绘图

绘林木病害的病原图

11 实习作业

1、病害调查报告及病害名录以小组为单位交;

2、实习报告以个人为单位交。

3、每人交2-3片制好的半永久玻片

4、每人交3-5个林木病原图。

Copyright © 河北农业大学林果生态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Phone:0312-7528725 Email:lxyb@heb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