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一:
报告题目:干细胞重编程与园艺作物分子设计
报 告 人:许操 研究员
报告时间:2020年10月10日周六下午14:00-18:00
报告地点:西校区农科大楼二楼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报告厅
线上会议:腾讯会议 253 716 706
会议链接:https://meeting.tencent.com/s/IbUaDpWZQW3X
报告人简介:
许操,2012年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博士,主要从事小肽信号与植物细胞通讯、植物生命系统稳健性、作物从头驯化与新型作物创制等方面研究。近五年在小肽信号级联糖化控制植物干细胞增值、小肽信号转录补偿维持干细胞稳态、野生植物从头驯化与新作物创造等领域取得系列重要进展,主要成果在Nature Genetics, Nature Biotechnology, Genes & Development,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杂志发表,研究论文多次获Nature, Science, Discover等杂志的专评和推介。
报告二:
报告题目:作物表型组大数据技术研究与应用
报 告 人:郭新宇 研究员
报告时间:2020年10月10日周六下午14:00-18:00
报告地点:西校区农科大楼二楼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报告厅
线上会议:腾讯会议 253 716 706
会议链接:https://meeting.tencent.com/s/IbUaDpWZQW3X
报告人简介:
郭新宇,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动漫技术部主任、数字植物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生物技术学会作物表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仿真学会第一届农业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农业信息分会委员。主要从事数字植物理论技术研究、作物数字化设计与模拟决策、作物表型组和农业数字化展示展览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学项目20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5篇、EI收录论文50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取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2项,组织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00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
报告三:
报告题目:条锈菌富含甘氨酸和丝氨酸效应蛋白调控小麦免疫的分子机制
报 告 人:郭军 教授
报告时间:2020年10月10日周六下午14:00-18:00
报告地点:西校区农科大楼二楼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报告厅
线上会议:腾讯会议 253 716 706
会议链接:https://meeting.tencent.com/s/IbUaDpWZQW3X
报告人简介:
郭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农业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病理研究所副所长、陕西省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小麦条锈病持久控制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在病菌致病分子机制、小麦抗/感分子机制、广谱抗病新材料创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目前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7篇,其中近五年来以通讯作者在Molecular Plant、New Phytologist、Plant Physiology、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等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18篇。撰写著作1部,申请专利2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2项、教学成果奖1项。
报告四:
报告题目:逆境与共生
报 告 人:陈保冬 研究员
报告时间:2020年10月10日周六下午14:00-18:00
报告地点:西校区农科大楼二楼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报告厅
线上会议:腾讯会议 253 716 706
会议链接:https://meeting.tencent.com/s/IbUaDpWZQW3X
报告人简介:
陈保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或参加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国际学术期刊收录90余篇),参编学术专著9部。担任学术杂志Pedobiologia、Mycorrhiza、Soil Ecology Letters、《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土壤》《岩矿测试》编委;中国菌物学会菌根和内生真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作为主要完成人分别于2009年和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6年获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测绘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018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报告五:
报告题目:玉米籽粒发育与灌浆关键基因克隆研究进展
报 告 人:汤继华 教授
报告时间:2020年10月11日周日下午14:30-17:00
报告地点:西校区农科大楼二楼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报告厅
线上会议:腾讯会议 141 593 758
会议链接:https://meeting.tencent.com/s/9GsUCvCR5Iks
报告人简介:
汤继华,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学术带头人;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在玉米C型胞质雄性不育的遗传机理、玉米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制、玉米籽粒发育与灌浆关键基因的克隆以及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以通讯作者在New Phytologist、Plant Physiolog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报告六:
报告题目:禾本科作物湿度敏感型雄性不育的机制与应用
报 告 人:漆小泉 研究员
报告时间:2020年10月11日周日下午14:30-17:00
报告地点:西校区农科大楼二楼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报告厅
线上会议:腾讯会议 141 593 758
会议链接:https://meeting.tencent.com/s/9GsUCvCR5Iks
报告人简介:
漆小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次生代谢及抗病信号转导创新研究组组长,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任中国植物学会第一届监事会监事,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代谢组学分会理事。担任Front Plant Sci和植物学报杂志副主编及Plant Biotechnol J和Theor Appl Genet等编委。主要从事植物代谢物的合成及其功能研究、植物代谢组学及其应用和植物持久抗病性的分子机制研究。迄今在Nat Commun、PNAS、Plant Cell、Mol Plant等SCI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在Nat Chem Biol、Annu Rev Phytopathol等杂志上发表综述3篇;出版《植物代谢组学—方法与应用》中英文专著各1部;获得授权中国专利6项,受理国际专利2项。